我已授权

注册

未来已来:银行开放数字平台玩“生态”

2020-01-04 11:29:28 中国经营网  秦玉芳

  2019年,商业银行在开放银行领域的实践步伐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5月,超过50家银行已经上线或正在建设开放银行业务。下半年来,几大国有银行、多家股份制银行、地方银行均发布了开放银行相关产品或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已成为未来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当下,数字化转型则成为开放银行建设的核心驱动,但目前传统金融机构在数据治理能力上仍待提升。

  此外,开放银行建设新阶段,传统金融机构也面临着平台安全、数据管控、监管等风险和挑战;具体战略实施中,一些银行还存在战略定位不清晰、组织机构不敏捷等多方面的局限。

  开放数字平台成趋势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银行对开放银行的实践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场景嵌入式。银行将外部第三方机构的服务嵌入到银行的终端,集成出境服务、代理签证、理财、车险等多种第三方机构的“跨界”服务。此外,如水电、物业缴费等基础性便民服务,也是各银行争抢的集成热点。同时,银行也将金融服务向外嵌入到场景方中。

  二是连接式。如新型互联网银行利用其科技优势,作为连接器将金融服务各个节点上的参与方及场景连接起来,通过优势互补、业务协同等方式消除短板,拓展业务规模、提升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

  三是数字化平台式。即银行通过打造金融开放平台,实现服务和数据的开放,提升内部协同效率的同时支撑对外合作。

  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普惠金融事业部联席总裁、总行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李跃近日向《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表示,过去银行通过银企直联、H5页面、SDK等方式嵌入到企业的场景中。而现在则可基于开放理念的数字平台,打通银行内部业务链条,可以集成第三方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平安银行数字平台包括小企业数字金融、数字投行、数字管家、数字账户,未来还将围绕中小微企业融资、经营方面的需求,实现持续扩展。” 李跃透露。

  多家正在搭建开放平台的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种数字开放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开放整合,向客户输出整体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还能引入第三方机构非金融服务,将企业纳入这一开放平台中,搭建数字化的开放生态,将是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开放银行建设的一大趋势。

  那么,如何进行开放数字平台的建设?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产品总监廖秀梅认为,需要在系统建设、产品运维和系统后期运维三个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数字化是核心驱动

  波士顿咨询(BCG)研究指出,开放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打造未来一流银行的战略制高点。

  随着开放银行实践的逐步深入,数字化已成为开放银行建设的关键。

  新网银行赵卫星此前曾公开指出,金融机构服务的“嵌入”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现在开放银行最重要的事情是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中国银行在开放银行里面走得更加科技化、智慧经营的部分。” 赵卫星表示

  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党委副书记、行长潘卫东认为,建设开放银行要把握客户、场景、数据、商业模式四个核心要素。在数字社会,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开放银行必然是基于数据驱动的银行。从提供服务、销售产品转向数据和算法驱动的用户经营,银行在开放服务嵌入场景的过程中,可以获取一手的更精细的客户需求和信息。继而,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银行可以实现客户需求的即时感知、响应、供应链全流程的掌控,各类风险的主动性预警、预测,通过“数据+智能”重构经营管理模式。

  “所以,以数据驱动对银行整体的业务流程,特别是技术架构都有很大挑战。” 潘卫东指出。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日前在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表示,银行业通过数据标准、数据管理、数据开发、数据共享等催生开放银行、场景金融等数字化金融新业态,与社会各行各业共同构筑起金融新生态。

  在潘光伟看来,数据治理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实现数字化转型重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向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银行业的数据治理还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和不足:

  首先是数据的整合度不高。银行内部数据虽多,但涉及到各个业务条线、各个部门,未经系统化治理,数据分布零散化,搜集整合存在错配,未能实现大数据的集中化管理,也缺乏对数据全口径和全生命周期性的管理。

  其次是数据标准度不高。银行内部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或者是统计标准,指标含义不清晰,取数规则各异,未建立数据控制和监测机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连续性难以保证,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再次是数据应用难。数据管理部门与银行业各部门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内部数据碎片化,数据的挖掘与数据的应用力度不足。而与外部的数据隔离,则造成了数据的孤岛效应,导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阻力重重。

  最后是数据治理人才储备不足。从整体看,行业缺乏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数据分析人才、管理人才、业务人才,难以围绕数据治理形成合力,也未设置专门的针对数据治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以及与之匹配的激励机制。

  针对数据治理难题,部分银行开始进行数据中台建设,以实现对数据资产管理、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麦肯锡分析指出,实施开放银行模式的银行应建设数据中台,从而释放出更大数据价值、加速大数据应用。

  仍面临多重挑战

  除数据治理能力外,传统金融机构的开放银行建设还面临多重挑战。

  开放银行在有效提升银行金融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使得风险管控链条加长,不仅包括平台、技术等风险,还包括各个环节的数据隐私等风险管理,业务风险敞口更多。

  易观分析指出,一方面数字化平台面临数据安全、数据泄露风险,尚缺统一的安全规范和开放标准;另一方面企业数字生态系统日渐成熟,数据共享问题将成业务创新阻力。

  在平台安全方面,零壹智库相关报告指出,虽然API 和SDK 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对应用于开放银行模式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

  零壹智库认为,保证对API 的版本控制和权限管理既是应用本身安全的保障,也是开放API广泛应用的基础。如果要实现开放平台上与第三方的快速对接和技术迭代需求,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就是在设计之初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此外零壹智库认为,如何保证客户信息和授意表达的真实准确,切实保障客户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安全、避免数据滥用是开放平台安全问题的关键。

  另外,监管风险也是目前开放银行建设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易观分析表示,行业共享、跨界融合、全球开放等发展不同阶段,对监管的要求都形成巨大挑战,既要保障客户隐私的安全法规,也要构建利于促进发展的监管框架。

  “银行的业务环节和外部第三方机构的业务环节在线上环境下的交叉融合,对监管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而开放银行可能是这种交叉融合的一种比较典型模式。”中国银保监会创新监管部处长蒋则沈日前公开表示。

  蒋则沈称,监管层面下一步需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业务环节的边界究竟怎样切分,这意味着风险责任和权利的准确细分;二是客户数据隐私保护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在他看来,数据隐私的保护前提是数据的确权,明确数据的所有者是谁,使用数据应经过什么样的授权程序,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可使用到什么范围等,这是一系列数据治理维度的事情,也是监管部门必须面对的挑战。

  此外,开放银行建设不仅要求银行提升技术能力,更意味着银行传统组织机构、风控体系、运营模式、服务理念等的全方位转变。如何在合规的环境下构建开放的数字化生态,是目前各商业银行开放银行实践的首要难题。

  麦肯锡研究强调,除监管不确定性外,银行数字化生态圈建设战略实施中还要注意战略不清晰、端到端运营生态圈客户的能力不足、内外部合作时组织文化冲突及参与各方利益分配等方面问题。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