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平安银行性别歧视,5个offer我选了中行”:找工作,这届研究生只求稳

2020-06-08 12:21:45 和讯名家 

  说到“最难就业季”,其实几乎年年都有这个说法,早就见怪不怪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比较特殊。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文刀

  八妹说: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八妹的文章,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人生总会有遗漏,但是不要忘记点“在看”!!!

  · · ·

  “你找到工作了吗?”

  毕业季如期而至,熟悉的灵魂发问再次来袭。

  近日,多所高校公开发声,呼吁校友助力应届生就业,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南昌大学等985、211院校。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还同时公布了一组数据,该院本科生就业率为35.17%(其中签约率仅14.48%)、研究生就业率为48.53%。

  看起来,研究生就业率也并不乐观。在求职路上,他们又经历过些什么呢?

  26岁 西交大金融专业

  阿冰 “因为我是女生,所以变成了候补。”

  当回忆起秋招的经历时,阿冰忍不住吐槽,“万万没想到,性别歧视这种事,竟然发生在我身上了。”

  阿冰是个很要强的女孩,当年为了考上心心念念的西交大,她连续考了两年,终于得偿所愿成了一名金融硕士。

  去年秋招开始后,学霸阿冰第一时间就加入了找工作的大队伍,元气满满地投简历、参加宣讲会、去各种面试……

  但就算阿冰如此积极找工作,还是在“秋招”中遇见了很多让她心酸的时刻,比如在一场面试中,因为性别原因,她变成了“候补”。

  那是一场平安银行(000001,股吧)的面试,岗位是对公客户经理。

  其实以阿冰的学历和实习经验,这场面试本来应该是囊中取物,但没想到的是,在面试到最后一轮时,她变成了同组两位男生的候补。

  “当时我就放弃了这场面试,一直忍着回到宿舍才哭,”再回忆到那个时刻,阿冰还是忍不住鼻子发酸,后来,她还在自己刚开始找工作时发的一条微博下偷偷给自己评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生而自卑过。”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春节前阿冰拿到了5个offer,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春节后,阿冰本打算继续投一投简历,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在家里一直蹲到了5月7号才返校,就连预答辩都是在钉钉上远程进行的,更别说找工作了。

  阿冰看着有还没找到工作的同学,惋惜之余她有点庆幸,“幸亏没有拖到春招。”

  最近,刚刚回到校园不久的阿冰结束了最后的答辩,求学生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地毕业、入职,从校园走向职场。

  ▲答辩后,西交大金融学院某导师发了一条朋友圈

  另外,在5个offer中,最后阿冰选择了去中国银行审计部陕西分部做一名审计员。

  “还不知道具体的年薪是多少,听学姐说可能在10w左右,”阿冰提到,在对比了地域、未来的发展,以及工作的强度等诸多因素后,“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中行是权衡利弊以后的最佳选项。”

  25岁 社科院社会学专业

  喵喵 “我想搏一把北京户口。”

  一年前,喵喵是某top市场咨询公司的实习生,一心想成为叱咤外企的女强人。

  一年后,站在毕业的关口,喵喵却给自己立了一个和外企完全相反的flag:考事业编制,留在北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天翻地覆的改变?

  喵喵回忆,大概是在秋招过程中,她突然意识到,想在大城市扎根,原来户口如此重要。

  其实一开始参加秋招时,喵喵的目标很明确:进外企。

  但事与愿违,她投了很多的咨询公司,都石沉大海。而拿到的offer,都是新东方、学而思之类的教培公司,她并不想从事教育类行业,所以全都放弃了。

  因为始终没有拿到心仪的offer,喵喵尝试着去投了国企,和外企的氛围不同,在这个求职圈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家对于“户口”的执着。

  当时她参加了一家国企的招聘,因为承诺能解决北京户口,所以最后厮杀进终面的毕业生,大都是清北等第一梯队的名校硕士毕业生、海归等。

  “其实那个岗位,并不是很有吸引力,前景也比较受限,”喵喵回忆说,“但因为有了户口的附加值,所以变得非常抢手。”

  而人总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

  在参加了很多次国企的面试后,喵喵开始把户口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考量维度。

  “以前从没想过要落户北京,后来和天南地北面试的人聊天 ,才意识到户口是在这座城市安家立业的一张通行证。”

  年后,受疫情影响春招凉凉,身边没有拿到offer的人集体陷入焦虑,喵喵也不例外,“去年秋招的时候,没找到工作还能指望春招,但谁也没预料到春招直接凉透了。”

  好在最近,喵喵接到了两个好消息:一是拿到了某央企通知她达到了管培生的offer,二是被评为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市优生落户北京有加分,喵喵经过再三考虑,放弃了央企管培生的offer。

  她说“央企虽然稳定,但还不能让我坚定地留在北京,我想考一个研究院类型的事业编制,搏一把北京户口。”

  28岁 哈尔冰理工大学材料专业

  小木“不想拼了,只求稳定。”

  顺利地通过线上答辩,在秋招里拿到12个offer,已经开始毕业旅行……在大多数毕业生眼中,小木毫无疑问是人生赢家。

  但当他再回忆起找工作的那段经历,小木却说,“再也不想那么拼了,以后只想求个稳定。”

  其实,材料专业向来以就业难著称,被称为“四大天坑”专业之一。

  也许是因为早就有了心里准备,所以小木是全专业找工作最积极的,从9月初到11月中旬,他一直奔波在找工作、写论文、做实验、准备考试中度过,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三个人使唤。

  小木算了一笔帐,他面试过的公司已经数不清了,但认真准备就超过了50家,拿到12个offer,也是应当的。

  对于现在有很多人评价说,今年的就业难度是地狱级别,小木却说工科生不存在找不到工作,他认为“找不到工作的理由无非是自己懒,要么是自己差。”

  在12份offer中,小木最后选了一家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央企,年薪12w。

  其实,在12份offer中,这并不是薪酬福利最优渥的一家,但小木最终的选择,有两个原因:一是不想996,一是想求稳定。

  “去私企、外企的人确实工资高一点,”小木说,“但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有不少私企、外企的员工受到了波及,感觉三四月的时候铺天盖地都是裁员、降薪的新闻。”

  往年,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都向钱看齐,哪里高薪去哪里;但今年,小木提到,他身边有不少同学,都选择了稳定性更高的央企、国企,有的甚至放弃高薪选择回家考公考编。

  “我和在求职的朋友交流过关于‘求稳定’这件事,”小木说,“大家有一个共识,稳定的工作不代表混日子、一眼过到头的生活,有的时候,它代表着在特殊情况下更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27岁 西南某211化学专业

  小冬 “惨归惨,心态不能崩。”

  “我现在真的挺惨的。”工作没着落,还等着答辩的小冬感叹道。

  秋招时,因为要做的实验太多,小冬一边参加各种宣讲会,一边把剩下的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

  实验和面试两头跑,把小冬累得够呛,但最后实验的进度也落下了,工作也没有着落,当时小冬安慰自己,“还有春招。”

  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小冬傻了眼,别说春招了,学校都回不去。

  “云答辩”、“云春招”、“云面试”……疫情之下,万物似乎皆可云。但是对于找工作这件事来说,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和现场招聘不可同日而语。

  那毕业以后怎么办?

  最近,小冬一直在考虑自己的出路,未来有三种选择——继续读博、找工作、考公务员。

  读博,小冬觉得可能性很小,因为他不是那种醉心学术的人;找工作,迟迟没有合适的工作,“春招”也结束了;最后,只剩下考公务员这个选项。

  “以前从没想过要考公务员,总觉得在小地方一眼看到头的生活,是自己最讨厌的,”小冬说,“但到了现在,回家乡考公务员、过稳定的生活,似乎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糟糕,它变成了我最后的退路。”

  想好了退路以后,尽管要毕业即失业,小冬的心态也平和了一些,“惨归惨,心态不能崩。”

  / 结语 /

  4月时,新京报报道称“2020年应届生超7成未签约”,引爆热议,也随即传出了地狱级“最难就业季”的说法。

  说到“最难就业季”,其实几乎年年都有这个说法,早就见怪不怪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比较特殊。

  874万毕业生、二战三战失败的考研党、回国的留学生、上年度未就业学生、今年新增的待业人口……或许今年找工作的人数,极有可能会达到千万级别。

  而要在千万级别的求职队伍中找到工作,难度系数确实不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大多数人会毫无打算的毕业即失业,相反,在采访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硕士毕业生都在秋招时拿到过offer。

  只是出于各种维度的考虑,有的人接受了offer、成为准职场人,有的人则还在求职路上探索。

  毕竟选择工作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投资之一,需要考虑的维度有太多,包括行业、城市、企业、户口、人际关系等等。

  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和往年相比,今年硕士毕业生们找工作,似乎都颇为看中工作的稳定性。

  无论是留在西安就职的阿冰、求职方向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喵喵,还是放弃高薪选择央企的小木、有考公务员打算的小冬,都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对“工作稳定程度”的考量。

  “其实我年后收到过一家咨询公司的二面通知,”喵喵说,“但这个时候我想的更多的,变成了稳定、户口等,我不想在一个城市工作几年,最后因为没房没户口,人到中年还要换城市重头再来。”

  除此之外,他们还大都表示,不想过上996、只拼工作的生活,而是希望能够兼顾生活和工作。

  “上学的时候一直都很拼,本科到硕士,都没有什么自己的生活,”小冬说,“可能是拼过劲了,有时候觉得身心俱疲,现在就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然后简单开心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其实就业也好、“失业”也罢,都不能定义他们是否成功或者失败,毕竟人生的路还很长,这只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次重要决定。

  或许对于从毕业生成为“准职场人”的他们而言,更重要是在身份转变的关键时刻,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做决定,并为这个决定而负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