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再战“对公”:监管增加制造业、绿色、普惠贷款专项额度要求

2021-06-04 22:06:31 和讯名家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作   者丨辛继召

  编   辑丨周鹏峰

  近日,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行在普惠贷款要求之外,对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产业贷款投放规模作了进一步要求。

  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普惠贷款新增规模是近几年一直存在的监管要求。今年以来,央行对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产业贷款新增规模有了专项额度要求,绿色产业贷款方面,每家银行的投放规模要求有所区别。

  其中,决策层连续三年对小微贷款增速作出明确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对于绿色贷款,业内人士表示,国有大行绿色储备项目较多,大部分股份制银行等绿色贷款存量不多,是近期绿色贷款拓展的主力之一。

  与之同时,银行业对相关领域也有了更多的投放需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房贷集中度考核、联合贷款和助贷模式进一步收紧,中小银行个人消费性贷款投放空间已经有限。且经过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很多过剩产能行业风险出清已近尾声,虽然目前企业信用风险压力还是比较大,但总体上制造业已经度过了产能周期的调整下行阶段。例如,原来调整比较剧烈的大宗商品行业近期价格快速上涨。

  窗口指导增加绿色贷款投放

  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行对部分大行、股份行窗口指导要求增加今年绿色贷款投放。

  对于绿色贷款投放规模,各家银行额度要求并不一致。一位国有大行分行人士表示,绿色贷款投放规模已有新的要求,只是规模暂不如普惠贷款,该分行新增规模大约相当于普惠贷款的14%。另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绿色贷款以前没有额度要求,今年起有了额度最低要求,该行今年信贷投放中,要求至少15%投向绿色贷款领域。

  此前,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指出,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绿色金融标准,创新产业和服务,强化信息披露,及时调整信贷资源配置。

  各省份也加强了2021年信贷投放力度。浙江省有关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2021年浙江全省绿色贷款新增4000亿元以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0%以上;2021-2025年,全省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2025年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较2020年翻两番。

  “绿色贷款现在的投放还很小,因为具体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还不明确。但今后肯定是重点投放的领域,行内也正在进行相关培训。”一位大行普惠金融部门人士表示。

  对于绿色贷款投放,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时表示,该行去年四季度末初步核定了各分行2021年全年及一季度绿色信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目标,并于今年二季度明确了2021年绿色信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最终实际增长目标,督促分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打造我行绿色信贷在重点区域的市场领先优势,并在其他区域也成为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时表示,该行成立了能源及绿色金融事业部。一方面将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发电、水电、核电、垃圾发电、污染治理等纳入鼓励类行业。另一方面对于符合条件的绿色信贷业务,搭建了授信审批及放款绿色通道。

  目前,绿色金融资产认定标准有多种,包括原银监会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央行2018年发布的《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此外,发改委和央行等五部门印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6月2日,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考虑把《绿色信贷指引》变成一个关于绿色金融的管理办法,加强规范性、约束性,同时考虑纳入保险机构。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3.0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6.29万亿元和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17.2%。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3.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7%。

  ,

  制造业贷款投放大幅增加

  绿色贷款外,另一重要投向是制造业贷款。

  “(制造业贷款)以前没能力做好,以后做不好就没饭吃。”对于银行对公业务转型,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监管对新兴产业贷款已有投放要求,单列专项额度。他表示,在普惠贷款、绿色贷款、新兴产业贷款等专项额度之外,该行其余对公贷款额度已经不多。

  近年来,银行业关于“对公”让位“大零售”的讨论不断出现,但同时各大银行亦在发力对公业务,唯打法已变。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制造业贷款新增1.1万亿元,85%为中长期贷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信贷继续较快增长。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3%。

  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近期表示,银行业2020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规模超过前五年的总和。银保监会已出台关于做好2021年制造业金融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下一步,银行保险机构要健全内部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敢贷愿贷的积极性,积极向制造业企业让利,推广联合授信机制,优化企业债务结构。

  究其原因,一位股份行广东分行人士表示,经过几年探索后发现,现代制造业和过去制造业已不同。当代制造业是产业链、供应链式的,而不是过去单打独斗的制造业。制造业一定会形成非常好的比较优势,比如做零部件是最牛的,成本就是最低的,所以现在制造业企业的生命力非常强。在对公的融资里面,目前制造业是主流,服务业对信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仓储物流,包括一些零售批发。全广东的贷款里第一位的是制造业,制造业贷款过万亿,占比10%以上。

  中小银行反攻普惠融资

  对于投向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决策层早已有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此前2018年、2019年分别明确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大行下沉做普惠贷款后,部分业内人士指出,大型银行的小微金融存在“掐尖现象”(抢走一批优质客户而留下次级客户)和“挤出效应”(成本较高的中小银行被迫退出小微金融服务)。

  不过,随着中小银行对公业务被动进一步“下沉”,部分城农商行亦发力小微企业融资。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其近期的调研重点是,城农商加速转型做制造业和小微贷款。他表示,中小银行被逼着做本地小微企业等以前基本不碰的行业,反倒摸索出一套小微融资经验。

  监管也倒逼中小银行做出改变。银保监会2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明确禁止地方性银行跨区域经营。正在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明确做出区域性商业银行不得跨区域展业的规定。

  关于今年新增贷款投放,相关信号早已下达。今年3月,央行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指出,保持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继续“量增、价降、面扩”。推动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9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万亿元,同比增速31.8%,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9.8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796.01万户,同比增加550.66万户。

  从政策环境而言,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是,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十四五”规划确定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走向自主科创、产业链升级、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二是,围绕国家政策调整重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政策都会强化对银行约束,包括普惠金融和制造业贷款增速、绿色贷款占比等可能会有更加细致的监管要求,从而推动银行信贷变化。三是,监管层对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支持政策。在再贷款、再贴现之外,还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产业企业风险出清等落地后,商业银行再次意识到制造业贷款的重要性。曾刚认为,从银行层面必须关注到,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投资机会,例如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低碳发展,会涉及到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和研发技术领域投入,这些投入会形成对融资的需求,融资需求会给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空间,也为其找到了新的资产投向,有利缓解资产荒。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杨思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