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中国宣布逐步关闭个人银行业务 不再受理新信用卡或房贷申请

2022-12-19 10:19:27 21世纪经济报道  胡天姣

  花旗集团(Citigroup)的业务“瘦身”正在按计划进行。

  12月15日,花旗集团表示,将逐步关闭其在中国的个人消费银行业务,预计将影响约1200名当地员工。

  花旗中国也发布公告称,在过去数月中,该行仔细评估了各种方案的可能性,最终决定逐步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涵盖银行卡房贷、个人贷款、存款、投资、保险和外汇。

  花旗中国公告称,将不再受理任何新的信用卡或房贷申请。

  逐步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

  花旗中国也发布公告称,花旗之前已宣布战略调整和转型,将在亚洲、欧洲、中东、非洲和墨西哥的全球14个市场中退出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中国大陆市场。在过去数月中,该行仔细评估了各种方案的可能性,最终决定逐步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涵盖银行卡、房贷、个人贷款、存款、投资、保险和外汇。花旗将逐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在此过程中将协助客户有序地转移您的存款和所有持有的产品,逐步终止信用卡服务,并继续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房贷还款和信用卡还款。

  花旗中国公告称,将不再受理任何新的信用卡或房贷申请。

  花旗此举遵循了其在2021年时宣布的策略。因投资者一直敦促该公司通过削减表现不佳的零售银行网络来提高盈利能力,2021年4月,花旗宣布计划退出中国的消费银行业务,这也是其在亚洲、欧洲、中东、非洲和墨西哥等14个市场退出消费银行业务的更广泛的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作为退出过程的一部分,花旗还将继续积极寻求出售其中国消费银行业务的投资组合。花旗强调,本次公告所示内容不包括花旗在该国的机构业务。

  作为战略更新的一部分,花旗正在加强其机构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花旗在声明中重申其对国内财富管理和市场领先的机构业务的承诺。

  花旗预计清盘的成本不会对花旗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包括整体战略更新带来的预计资本影响)产生重大影响。花旗将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拆,并将履行其对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义务。

  “花旗将开始采取行动,促进个人银行业务的清盘,包括继续与监管机构接触。”声明称,预计清算工作将影响中国约1200名员工。在此过程中,花旗将与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并确保将对客户的不便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花旗表示,将为那些希望继续在中国或该行全球网络中工作的员工探讨各种选择。花旗集团传统特许经营业务首席执行官Titi Cole表示,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为中国消费者业务探索了多种战略选择,花旗相信这条道路是最合理的,也将致力于为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和同事实现无缝过渡。

  根据声明,截至目前,花旗已在九个市场签署了销售协议,并在五个市场完成了销售: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巴林。而此前宣布的花旗银行在韩国的消费业务和在俄罗斯的整体业务的缩减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中,花旗将裁减在俄罗斯的15家分行,约2300个工作岗位。

  国际大行频繁出售银行业务

  据报道,亚太区首席执行官Peter Babej曾表示,花旗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为其亚洲机构业务招募约3000名员工。

  花旗在2021年称,计划从剥离消费银行业务中释放出的70亿美元资金将返还给股东,或投资于机构银行和财富管理部门。

  “我们将继续支持花旗全球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以及在中国市场领先的机构特许经营权。”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Christine Lam说。

  2019年-2021年,花旗在华营收持续下滑,分别为59.5亿元、55.8亿元和54.4亿元,净利润呈波动下滑趋势,分别为20.7亿元、17.3亿元和18.0亿元。

  花旗并非进行业务瘦身的唯一外资行,也并非为裁员的唯一外资行。据报道,高盛现已裁员数百人,未来或再扩大规模;摩根士丹利也已削减2%的员工,几乎涉及所有业务领域。

  加拿大皇家银行于11月同意以135亿加元(100亿美元)收购汇丰控股的加拿大子公司以扩大企业客户群体。总部在多伦多的加拿大皇家银行在声明中表示,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末完成,有待监管机构批准。

  汇丰表示,此举意在重塑其全球网格,将战略重点放在亚洲和其他增长的地区。

  瑞信于11月宣布,公司已与阿波罗全球管理达成最终协议,将其证券化产品业务(SPG)的大部分业务出售给阿波罗,一系列交易将于2023年年中完成,预计届时瑞信的SPG资产将从原先的750亿美元减少至约200亿美元。瑞信将在2025年底前将裁员9000人,以及对其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彻底的重组”。

  

(责任编辑:李悦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