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
在金融支持企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出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
在如何关于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信用增进作用方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智富表示,目前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构建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十分必要。
张智富指出,目前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存在诸多不足,包括业务考核导向不正确,信息互通机制未形成,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持续发展机制配套不足等。
对此,张智富建议第一要完善考核监管机制:
一是要以长远眼光算好“经济大账”。管理部门应坚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准公共产品定位,立足于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构建科学的考评和监管体系,增强其服务小微企业主动性。建议取消保值增值等盈利指标的考核,将服务小微企业数量、放大倍数、覆盖率、担保费率、首次担保比率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并将考核指标与主要负责人员的薪酬待遇等直接挂钩,形成为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服务导向。
二是明确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保尽保”监管指标。管理部门应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出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督促其加大对银行推送的符合放贷条件小微企业的担保力度。
三是建议提高担保代偿率等风险容忍度,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损失,只要业务合规及追偿措施到位,应做到尽职免责。
第二,建立银担企三方精准对接机制。建议在管理部门指导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整合各级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机构的信息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建立精准对接机制。如近两年来,江西着力打造的“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不仅在缓解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还能够监测到哪些企业缺乏担保。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积极接入此类平台,实现银担企三方信息互通,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精确对接目标客户,发挥平台的获客引流优势,提高服务能力。
第三,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一是科学设置风险分担比例。探索建立实现银担双方“利益融合”的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不同类型的业务品种,科学设置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承担比例。同时,明确银担双方的风险防控责任,将各方风险识别与防控责任细化、制度化。二是强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再担保机构分险功能。进一步扩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覆盖面,支持其加强与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按合作比例共同分担小微企业担保业务风险;明确再担保机构的政策属性和业务范围,丰富再担保产品,构建多元化风险分担方式。
第四,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一是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对注册资本金少、抗风险能力差、评级资信不高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整合力度,组建实力较强的区域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二是完善构建以财政性资金为主的多层次资本补充机制,探索建立以各级政府和再担保机构持续注资为主、金融机构出资为辅、吸收社会资本参股的长效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根据融资担保机构业务拓展和放大倍数等情况,适时向符合条件的机构注资。三是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对为小微企业担保出现的代偿损失给予补偿。同时,对主要考核指标完成较好的机构,出台正向激励政策并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