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花旗银行获准在华独立发行信用卡

【导读】花旗银行2月6日宣布已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开展信用卡业务。具体业务内容包括个人卡和单位卡(商务卡),预计将于2012年内正式发行。[微博互动]

    8月21日,花旗银行(中国)宣布在华发行花旗品牌信用卡,其中国的信用卡业务正式开始运作。[详细][评论][微博]

    花旗银行(中国)2月6日宣布已获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开展信用卡业务,预计将于2012年内正式发行。[详细][评论][微博]

外资行在华业务发展更多

外资行观点交锋更多

花旗银行简介

    花旗银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团属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并购,花旗银行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

外资银行简介

    外资银行是指在本国境内由外国独资创办的银行。国内现在主要有以下几家外资银行:花旗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美国银行、汇丰银行、华侨银行、满地可银行。

外资银行监管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三部承办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工作。依法审核有关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拟定监管规章制度;负责对有关机构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工作等。

专题制作

责任编辑:郭军辉
邮箱:jinrong#staff.hexun.com(注:发送时将#替换成@)

花旗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花旗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花旗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花旗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2002年12月31日,花旗集团入股浦发银行取得5%股份;
2003年1月2日,花旗集团和浦发银行成为战略联盟合作伙伴,联手进军中国信用卡市场; 
2004年2月4日,花旗与浦发银行合作首张信用卡发行;
2012年2月6日,花旗银行获批在中国内地独立发行信用卡,未来浦发发行的信用卡将不再加上花旗的品牌,花旗派驻的人员也将撤出。
花旗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花旗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花旗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历程
信用卡业务使得花旗银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花旗银行拥有6000万个持卡户,在世界40个国家设有1000多家分支机构网络。
花旗银行通过收购AT·T全能信用卡服务公司,使花旗在美国信用卡市场的份额从11%增加到15%。
80年代中期,花旗公司通过储蓄及贷款并购计划大量收购兼并中小银行,一度发展成美国最大的银行控股公司。
花旗银行在中国发展历程                        

1902年

5月15日,花旗银行在中国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 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升起美国国旗的银行,花旗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1904年--1928年

花旗银行分别在广州、汉口、北京、天津、哈尔滨、青岛、大连、长春等城市开设了14家分行,开展了进出口信贷、 外币兑换、汇款、贸易及信贷调查等服务。

1940年--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部分行停业。

1983年

在深圳设立代表处。

1984年

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1985年

在上海设立代表处。

1988年

深圳代表处升格为分行。

1991年

3月在厦门设立代表处;
6月上海代表处升格为分行, 再度写下美资银行在上海历史的新一页。

1993年

2月在广州设立代表处。
同年,中国区总部由香港迁至上海,为首家在中国设立中国总部的国际银行。

1994年

在上海开设自动柜员机中心,为首家在中国提供人民币提款、转调存款、查询结余服务的外资银行。

1995年

北京代表处在9月升格为分行,成为首家在北京开设分行的美资银行。

1996年

12月底获批在上海浦东经营人民币业务,成为获得人民币业务牌照首家美资银行。

1997年

2月将上海分行迁址浦东,并将其原位于浦西的分行改为支行;
4月4日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为首家在上海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

1999年

花旗集团深圳分行成为首批获准从事人民币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
同年,成为中国首家提供完整的国内资金管理系统的外资银行(针对国内人民币付款和收款);
6月,引进全新银行专业售后服务理念“Citi-Service”,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系统和有效的服务;
7月,正式加入上海ATM/POS网络,实现花旗银行借记卡可在上海约1500台自动取款机提款,从而为海外来华投资或旅游的客商提供极大的方便。

2001年

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ISO9002的认证证书的外资银行。

2002年

3月,作为中国首家独资外资银行率先获得向中国国内居民和企业经营外汇业务许可;
12月31日,花旗集团入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取得5%的股份。根据双方协议,在监管许可的情况下,花旗集团还有可能增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股份。

2003年

1月2日, 花旗集团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宣布建立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联手进军中国信用卡市场;
3月,花旗银行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成为在中国首批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托管业务资格的外资银行之一;
6月,花旗银行成为首家在华推出个人外汇投资产品“优利帐户”的外资银行。

2004年

2月4日,花旗银行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作的首张信用卡发行。这张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是中国首张有外资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并参与管理的双币种信用卡。目前,该卡在中国的10所城市发行;
6月3日,花旗银行成为首家在华开设财富管理中心(CitiGold Center)的外资银行,花旗财富管理中心在上海新天地落户开张;
6月,作为首批获得金融延伸产品的外资银行之一花旗银行首批获得中国银监会颁发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牌照,在中国开展风险管理和金融衍生业务。

2005年

7月,花旗集团搬至中国区新的总部花旗集团大厦。
9月12日,花旗银行获准在成都开设分行,标志着花旗银行在中国第六个分行区的形成,这也将是花旗银行在中国西部的首家分行。

2007年

7月30日,花旗银行(中国)在上海宣布正式发行首张针对国内零售客户的银联标准人民币借记卡,成为第三家发行人民币借记卡的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发展表现                                       
 

     外资银行在继续积极寻求新机会,但在市场开发的速度、范围和方向等各方面仍然面临严峻的政策限制,外资银行由于政策限制,必须在更加狭窄的空间里寻求发展。他们的主要发展方式仍然是自身的有机增长。
     和讯银行搜集相关报告和数据,整理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开展亮点如下:

外资银行机构设置优化
外资银行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

  截至2011年9月末,外国银行在华已设立39家外资法人银行(下设247家分行及附属机构)、1家外资财务公司、93家外国银行分行和207家代表处。外资银行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合理布局趋于形成。

资产规模稳增
资产规模稳增 经营稳健有序

  截至2011年9月末,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2.06万亿元,据调查,外资银行资产平均增速数倍于境外母行(或总行),其中74%的外资银行资产增速超过境外母行(或总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

参股金融服务领域
参股金融服务领域

  目前多家家外资银行目前已参股证券公司,证券业是致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外资机构关注的一个重点业务领域。其他引起外资银行投资兴趣的金融领域包括资产管理、租赁、消费金融、私募股权以及信托公司。

在华经营业务品种已超240种
在华经营业务品种已超240种

  外资银行注重业务发展的专业化和多样性。据统计,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业务品种已超过240种。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衍生品交易市场中,外资法人银行交易份额已占34.6%,仅次于5家大型中资商业银行。

本地化经营程度提高
注重本地化经营 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

  外资银行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客户约占全部客户数量的54%;外资银行对中资企业贷款已占各类客户贷款的37.89%,有35家外资法人银行和4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在华经营人民币业务,平均聘用本地高管比例达45%。

看好农村银行业务发展
看好农村银行业务发展

  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等经营有零售业务的大型外资银行均已设立村镇分行机构。澳新银行集团拥有上海农商行19.9%的股权,并于2009年9月在中国西部设立一家全资分支机构重庆澳新村镇银行。

外资行业务开展面临三大挑战

外资行业务开展面临挑战

  根据WTO承诺和银行业审慎监管需要,中国修订和颁布了包括《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中外资银行创造平等的经营和竞争环境。
  目前,外国银行分行可以经营外汇业务以及对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业务。
  外资银行在继续积极寻求新机会,但在市场开发的速度、范围和方向等各方面仍然面临严峻的政策限制。根据普华永道2011年5月发布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外资银行经营面临的三大挑战集中在持续监管压力层面、中资行的竞争压力不管升级和人力资源层面。

□ 挑战一:外资银行面临的持续监管压力
  外资银行在很多方面已经感受到了监管力度的加强,其中包括新帐户的开立、客户账户余额对账、针对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新限制、存贷比、批发融资限制、配额、货币监管、理财产品以及在国内设立核心银行系统等。
  外资银行面临的另一项挑战是 中国银监会有关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客户资金不备挪用进行房地产或市场投资的要求。外资银行认为这一要求不应适用外资银行,因为它们没有跟踪和监控资金流动所需的现成可用的制度和机制。

□ 挑战二:中资银行竞争压力的不断升级
  调查显示,来自中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将将超过监管环境排名首位。
  中资银行目前已是外资银行心目中强大可畏的竞争对手。凭借其广泛的分行网络和不断提高的服务技能,中资银行比之过去在目标市场中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外资银行在能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范围方面受到限制,这意味着它们的产品和服务相比中资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无优势可言。

□ 挑战三:外资银行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
  考虑到外资银行的业务性质发展业务的强烈愿望,最关键的人员仍然是公司银行业务中负责客户关系的高级管理人才。风险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上升了一位,列第二位,法律合规人员位居第三。

外资银行未来业务发展增长点                                      

信心坚定 外资银行未来发展四大业务增长点

   调查显示,尽管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面临多重压力,但众多外资银行对中国区业务发展的未来看好,未来外资银行发展的业务增长点将几种在零售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理财产品业务和公司银行业务。
   零售银行业务:预计需求会增长的零售产品包括高端个人/私人银行业务、投资产品和住房抵押贷款等。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将会刺激多个层面的理财服务需求。
   个人银行业务的前三项成功要素依次为完善的产品、素质出众的员工和普及的全球品牌。同时,外资银行有必要对其客户进行理财的引导,这就需要在中国采用不同于成熟市场的宣传和服务的模式。
   理财产品业务:中资银行目前已是理财产品领域的有力竞争者。创新产品是制胜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方面,外资银行面临着监管限制。同时,外资银行理财服务不能简单地在中国复制,这些理财服务应当在精心设计之后再投入市场。
   公司银行业务:随着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私募股权预计将可能得到更快发展。在中国涉足私募股权的其它公司包括软银赛富、弘毅投资、联想投资以及新宏远创基金。预计这些公司将通过在中国的私营中小企业上市前为其提供成长资本,帮助其发展壮大。
外资银行未来发展四大业务增长点
最新报道>>更多
 
焦点评论>>更多
微博热议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